书名:腾讯传1998-2016: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
作者:吴晓波
排版:刘美妍
美编:佳蕙
ISBN:9787308164207

腾讯传.jpg

1.马化腾是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三代创业者,与之前的农民办企业、“城市边缘人”经商以及官员下海不同,马化腾创办腾讯,更大的驱动力来自于兴趣,他对信息技术拥有与生俱来的热情。深圳是中国第三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城市,而马化腾是全国最早的几百名网民中的一位,并且管理过一个名气不小的站点。马化腾和其他四位创业同伴都出生在城市中产阶级家庭,其中四人是中学和大学同学,他们对互联网——而不是金钱本身,有着宗教徒般的狂热。

2.创办IBM的托马斯·沃森讲过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:“机器应该工作,人类应该思考。”

3.正如黑格尔所言,获得认可的欲望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愿望,马化腾一向自诩为产品经理,日夜所思皆是用户体验及得到他们的认可,然而,就是在这个层面上,他遭遇了致命的质疑。

4.在中国的互联网世界有太多这样的人物,少年炫技,一夜而为天下知,然后便消失于茫茫市井。

5.马化腾再次谈及少年时的天文爱好:“看看星空,会觉得自己很渺小,可能我们在宇宙中从来就是一个偶然。所以,无论什么事情,仔细想一想,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。这能帮助自己在遇到挫折时稳定心态,想得更开。”

6.每一次创作都是遗憾的艺术,我们永远无法穷尽事实的真相,或者说,事实在被文字重新编织的时候,便已经忍受了选择、遗弃乃至扭曲的过程。


为什么不必读《腾讯传》?

如果你想多点谈资,增加去腾讯面试的经验

请熟读并背诵大型官修标准史书《腾讯传》

很早以前,网络上有过一个极度无聊的话题,吴晓波究竟是个商人还是文人?

后来的事实越来越证明,文艺青年就喜欢真心乱附,人家吴老师从来就不是个穷酸文人。

尤其是今天,答案愈发明显。

因为没有一个真正的文人,敢于号称自己花了五年时间,写出来一本《腾讯传》。

为什么你要读《腾讯传》?

如果你是想看腾讯崛起的奇谋和秘闻,想看马化腾不为人知的另一面,或者,单纯只是想看吴老师的专业意见和精彩解读。

对不起,这些都没有。

《腾讯传》毫无疑问拥有着一流的前言。

在前言里,吴晓波说,自己一直被三个问题所缠绕,为什么是腾讯而不是其他公司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企业?为什么腾讯曾经遭遇空前质疑,马化腾成为全民公敌?中国互联网与美国有什么区别?

这是三个好问题。我敢说,任何一个在书店在网站上只看前言的人,都极有可能会毫不犹豫买下来。正如吴老师前言的标题,谁不想研究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?

可惜的是,买来之后,你会发现,原来这整本书,吴老师只是认真写了前言而已。

知乎上有个腾讯员工这么回答,这是一本《联共(布)党史简明教程》腾讯版。

除了简单又不真诚的当事人采访之外,这本书的大部分,都是在堆砌过往媒体上早就出现的材料,和充斥着腾讯官方史观的论调。

比如说,我非常期待看到3Q大战之后,马化腾的深层反思到底是什么。然后,好不容易捱到这一章后,你会发现,吴晓波老师引用了整整三页的马化腾公开信。

我裤子都脱了,你就给我看一封公开信?

再往后,更是大跌眼镜。腾讯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原因,不仅未曾提及,相反,更像是作者把腾讯公关部的材料拿来汇编了一下。我来为大家归纳一下:

腾讯建构泛娱乐战略,做游戏搞电影弄动漫,构建环型生态链,腾讯更加开放,还做起了慈善。

总而言之,看了吴晓波先生的腾讯传,我对腾讯只留下一个印象:

没有不可能,做啥啥成功。

话说回来,我们为什么会多少对这样一本书有些期待?

一方面是腾讯,另一方面是吴晓波。

传记的档次大概可以分成三层。第一层,是写作者自身凭借专业能力和独特视角,对传主的大量素材进行重新发掘和二度解读。如司马迁写史记,罗曼罗兰写巨人传,写作者的视角加上传主的素材,二度叠加,构成了通俗和学术的双重成就。

第二层,则是写作者通过大量采访获取挖掘独家素材,并进行忠实记录。可能写作本身平平无奇,但忠实记录和素材本身就已足够。

而最差的一层,则是我们在机场在酒店都能见到的企业家传记,挂着传记的名义强迫公众看长篇软文。写作者臣服于传主本身,更成为传主的帮凶,帮着记录者实现公关目的。

多数人原本期待着财经作家吴晓波实现第一层,但现实是,吴晓波和它的腾讯传却沦为了最差的那层。

吴晓波是个聪明人。

原本,这本书的采访写作就是一次公关行为,腾讯在3Q大战之后找到吴晓波,说想让世人了解腾讯。

这么看来,这本迟到了五年的书,依然不忘初心。虽然严重拖稿,但却依然有商人的道德:你让我说好话,我绝不说你差。

而我们都知道,那些发不了财的文人的逻辑往往是相反的。

但一次五年后的公关行为,就被包装成“吴老师精心创作五年,耗费最多心血”,这未免太不实诚。如果这五年中吴晓波老师还在精心创作,这本书的第三部分至少不应该是腾讯材料汇编。

一本书,既不得罪腾讯,又能在可见的未来里占据一个腾讯史学研究的地位,吴老师不会让屈屈读者坏了自己的好事。

所以,如果换成诚实版的预告片,这本书的口号应该是:

了解腾讯想让你了解的腾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