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绛先生的《一百岁感言》
2013年7月17日是杨绛女士102岁的生日。祝老人家生日快乐!
杨绛在《百岁感言》中说过,“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,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、不同程度的效益。好比香料,捣得愈碎,磨得愈细,香得愈浓烈”。她能在大小会的间隙自学并精通西语,她能自嘲“阴阳头”的窘迫。所有加之于身的污秽,都被她积累为美丽灵魂的养分。

一百岁感言杨绛
我今年一百岁,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,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,寿命是不由自主的,但我很清楚我快“回家”了。
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。我没有“登泰山而小天下”之感,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。细想至此,我心静如水,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,准备回家。
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,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。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,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。你稍有才德品貌,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。你大度退让,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。你要不与人争,就得与世无求,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。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,就先得和他们周旋,还得准备随时吃亏。
少年贪玩,青年迷恋爱情,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,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。
人寿几何,顽铁能炼成的精金,能有多少?但不同程度的锻炼,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;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,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。
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,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;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;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;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。
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,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。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,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,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,这便是人生哲学。
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,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、不同程度的效益。好比香料,捣得愈碎,磨得愈细,香得愈浓烈。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,到最后才发现:人生最曼妙的风景,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……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,到最后才知道:世界是自己的,与他人毫无关系。
看看杨绛90岁以后做了哪些事:
写了两本书,翻译了一本书,口述了一本书。把丈夫钱钟书7万页的笔记,整理成178册英文笔记和20卷中文笔记分别出版。
钱钟书去世后,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,将高达八百多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,设立了“好读书”奖学金。2013年7月17日是杨绛102岁的生日。人民文学出版社透露:“杨绛先生把她和钱钟书先生的稿费和著作权都交给清华大学托管,成立基金资助困难学生;这项基金以“好读书”三个字命名,迄今已收到两人版税所得近1000万人民币。”
九十岁寿辰时,她专门躲进清华大学招待所住了几日“避寿”。她借翻译英国诗人兰德那首著名的诗,写下自己无声的心语:“我和谁都不争、和谁争我都不屑;我爱大自然,其次就是艺术;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;火萎了,我也准备走了。
杨绛语录
关于读书,被转的比较多的一句杨绛名言是:“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。”
这事是这么来的:有个年轻人崇拜杨绛,高中毕业的时候给杨绛写了一封长信,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兼倾诉人生困惑,杨绛给他回信了。淡黄色的竖排红格信纸,毛笔字。除了寒暄和一些鼓励晚辈的句子之外,杨绛的信里其实只写了一句话,诚恳而不客气:“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。”
读书好比“隐身”地串门,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,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,也不怕搅扰主人,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,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,而且可以经常去,时刻去,如果不得要领,还可以不辞而别,或另请高明,和它对质。(杨绛)
在回答为什么不离开中国时,杨绛说:我们如要逃跑,不是无路可走。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,决定他何去何从的,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。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。非但不唱,还不爱听。但我们不愿逃跑,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,撇不开自家人。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,跑出去仰人鼻息,做二等公民,我们不愿意。我们是文化人,爱祖国的文化,爱祖国的文学,爱祖国的语言。一句话,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,不愿做外国人。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,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,等待解放。
人的尊卑,不靠地位,不由出身,只看你自己的成就。我们不妨加一句:“是什么料,充什么用。”假如是一个萝卜,就力求做个水多肉脆的好萝卜;假如是棵白菜,就应力求做一棵滋滋实实的包心好白菜。(杨绛)
人能够凝练成一颗石子,潜伏见底,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,自己只知身在水中,不觉水流。含忍是保自己的盔甲,抵御侵犯的盾牌。我穿了“隐身衣”,别人看不见我,我却看得见别人,我甘心当个“零”,人家不把你当个东西,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,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,张扬个性。一般人的信心,时有时无,若有若无,或是时过境迁,就淡忘了,或是有求不应,就怀疑了。这是一般人的常态。没经锻炼,信心是不会坚定的……一辈子锻炼灵魂的人,对自己的信念,必老而弥坚。(杨绛)
我们读书,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。我们使用绳子,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。坐冷板凳的书呆子,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;政治家或企业家等也许得把人当做绳子使用。(杨绛)
《看天下》关于杨绛先生的采访(摘录)
杨绛先生一向低调,极少接受采访,所以当看到《看天下》上关于杨先生的采访,如遇珍馐。通读一遍之后感觉不够,又重读数遍,感触良多。数段内容摘抄如下:
谈教育:
记者:怎么样的教育才算“好的教育”?
杨绛:我体会,“好的教育”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,学习的自觉性,培养人的上进心,引导人们好学,和不断完善自己。
谈婚姻:
记者:从大家小姐,到嫁入钱家做“不花钱的老妈子”这种转换的动力从哪里来?您有什么良言贡献给备受困挠的现代婚姻?
杨绛:.......我爱丈夫,胜过自己。我了解钱钟书的价值,我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,为充分发挥它的潜力,创造力而牺牲自己。这种爱不是盲目的,是理解,理解越深,感情越好,互相理解,才有自觉的相互支持。.......我是一位老人,净说些老话,对于时代,我是落伍者,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。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,想提醒年轻的朋友,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,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。我以为,夫妻间最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,即使不能够做知心的朋友,也该是能作得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。
谈信仰:
记者:您最能依恃的品质,最值得骄傲的品质,能让人不被摧毁,反而越来越好的品质是什么?
杨绛:我觉得在艰难忧患中最能依恃的品质是肯吃苦。因为艰苦孕育智慧。没有经过艰难困苦,不知道人生的道路多么坎坷,有了亲身经验,才能变得聪明能干。
记者:您一生是一个自由思想者,可在世人面前却表现的“诸事含忍”,两个气质完全不同的东西,如何共存?
(记者:杨先生,您一生是一个自由思想者。可是,在您生命中如此被看重的"自由",与"忍生活之苦,保其天真"却始终是一物两面,从做钱家媳妇的诸事含忍,到国难中的忍生活之苦,以及在名利面前深自敛抑、"穿隐身衣","甘当一个零"。这与一个世纪以来更广为人知、影响深广的"追求自由,张扬个性"的"自由"相比,好像是两个气质完全不同的东西。这是怎么回事?)
杨绛:这个问题,很耐人寻思。细细想来,我这也忍,那也忍,无非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,内心的平静。你骂我,我一笑置之。你打我,我决不还手。若你拿了刀子要杀我,我会说“你我有什么深仇大恨,要为我当杀人犯呢?我哪里了碍了你的道呢?”所以我含忍是保自己的盔甲,抵御侵犯的盾牌。我穿了“隐身衣”,别人看不见我,我却看得见别人,我甘心当个“零”,人家不把我当东西,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清楚。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,张扬个性。所以我说,含忍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,含忍是为了自由,要求自由得学会含忍。